牛鯊商標侵權版權維權品牌打假第三方機構公司
陳東在武漢市黃陂區經營一家機電類小店,主要賣水泵等設備。這一個多月來,他常常寢食難安。
9月20日,陳東收到了一份起訴狀,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把他告了,理由是他售賣的卷尺涉嫌侵害了這家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權。
隨著開庭日期臨近,讓陳東更為擔心的是,同樣做小本生意的姐姐姐夫、岳父岳母,也可能會像他這樣稀里糊涂地惹上官司。
“我怎么成被告了?”
陳東的店面積約有20平方米,主要賣水泵、焊機、發電機等工具和設備。
9月20日,陳東收到一條短信,短信中提到,因涉嫌侵害一家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權,他成了一起案件的當事人?!坝质窃p騙短信”,陳東沒顧上細讀,就把手機塞進了衣兜
。
幾天后,法院的人給陳東打來了電話。電話中,法院工作人員提醒陳東按照短信提示查看文書,并告知他攜帶法院傳票,按時到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武漢知識產權審判庭出庭。
短信中附有一個網址,點擊鏈接可查看法院傳票、起訴狀、舉證材料等文書。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傳票給出的案由是“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”。
“掛完電話,我心里像翻起了海浪?!碑敃r,陳東對通話內容的真實性仍持懷疑,直到他在網上查詢了來電號碼確實是法院,他才意識到這是真的。
“我怎么成被告了?”陳東只有初中文化,侵權、專利這些名詞對他太過陌生??戳似鹪V狀后才知道,他惹上官司是因為店內賣的一款名為“鐵浩”牌的卷尺,涉嫌侵害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的外觀設計專利權。
陳東通過照片反復對比他店內的“鐵浩”牌卷尺與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的卷尺后發現,兩款尺子的外觀確有相似之處,如兩款尺子外殼的上下部分都有凹槽。
“我進貨時也不知道卷尺外觀也會侵權?!标悥|無奈地說。他每次進貨,都會查驗商品商標和批發商營業執照,以避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。
他記得,店內的這批“鐵浩”牌卷尺由一家經銷商送貨上門,時間是今年3月,這家經銷商之前也多次給陳東送貨。
陳東的店只是順帶賣一賣卷尺。這次,經銷商給他送了24個“鐵浩”牌卷尺。這些卷尺每個進價3.4元,他賣時單個價格為7元。
收到法院傳票時,這24個“鐵浩”牌卷尺還未在陳東的店內賣完,他就把剩下的8個退給了經銷商。
“起訴狀里說我的卷尺銷售量大,怎么可能呢?”陳東的店內也有其他品牌的卷尺,在他的印象中,他這大半年賣出的卷尺也就20多個。
“和解也得花錢吧”
正當陳東因突如其來的官司一籌莫展時,同行林老板在一個微信群中問:“最近有沒有人被告了?”兩人添加微信后,林老板告訴陳東,在黃陂區,也有類似的小店被告了。
林老板的店不如陳東的大,10余平方米,主要賣電磨機、手電鉆等工具和設備。
“我們稀里糊涂就成了被告?!绷掷习宓钠拮酉蛴浾呋貞洠航衲?月21日11時左右,她在店后面的廚房做飯,有兩個人進店說要買卷尺,店里賣的卷尺有五六款,他們也不挑選,直接從最里面找到了一款卷尺,“用手機支付10元結了賬”。
半年后,林老板收到的起訴狀上寫道:這款卷尺侵害了原告的一項外觀設計專利權。
10月19日,記者在林老板店里采訪時,59歲的李老板抱著孫子進來了,在附近開店的胡老板隨后也來了。他們都因銷售卷尺涉嫌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,被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。
記者了解到,林老板、胡老板和李老板收到的起訴狀中,他們都是唯一被告,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之一為“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5萬元”。
“我再賣20年卷尺,也賺不到5萬(元)?!绷掷习逭f,小店是一家人的生活來源,生意不好做,主要靠他的維修手藝賺點錢。
林老板小店附近的產業園有不少服裝廠,廠里的機電設備壞了,會送到林老板的店里修。每年夏天,他還會幫人清洗空調。
4個小店老板中,3人為初中文化。59歲的李老板是他們中年紀最大的,沒有讀過書,很多字都不認識。
“我們不懂法,也不知如何應訴,有人勸我們和解,但和解也得花錢吧?!绷掷习逭f。
正說著,李老板湊過來告訴記者:“要不是店里壓著貨,我早就不想干這生意了。原本就不賺錢,現在還吃了官司?!?
記者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,以“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”為關鍵詞搜索,其中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的文書有30份,這30份文書中,25份文書的裁判結果以撤訴處理。
有律師介紹,撤訴背后,通常是原告與被告雙方達成了和解,但前提是被告要支付一定費用。
“以法院判決為準”
據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官網介紹,這家公司始創于1995年,目前是全球較大規模的鋼卷尺生產制造商,主要產品有鋼卷尺、美工刀、刀片等,日產鋼卷尺的量12萬個到15萬個。
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專利檢索及分析系統查詢獲悉,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享有專利212個,其中發明專利19個、實用新型專利74個、外觀設計專利119個。記者統計發現,這些專利中涉及卷尺的外觀設計專利有46個。
10月23日,記者與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取得了聯系,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拒絕了記者采訪。這名工作人員說,“我們以法院判決為準,相信法律公平”,隨后便掛斷了記者的電話。
之后,記者又嘗試與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代理律師取得聯系,律師也以“不方便回應”為由拒絕了采訪。
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在起訴狀中提到,因陳東所售卷尺上含有“鐵浩”字樣商標,后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搜索發現,該商標的持有人為上海金艦工具有限公司,足以證明上海金艦工具有限公司為侵權產品的生產商。
在陳東收到的起訴狀中,他和上海金艦工具有限公司同時被寧波宏迪尺業有限公司列為被告,其中陳東為第一被告。
9月24日,陳東收到上海金艦工具有限公司發布的緊急通知:對侵權指控保留意見,在法院最終裁定前,暫停銷售涉案款型卷尺,終端用戶未使用的卷尺盡快回收。
10月26日,記者與上海金艦工具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,這名負責人在電話中告訴記者,此次涉嫌侵權的“鐵浩”牌卷尺由公司合作的代工廠生產。
這名負責人記得,代工廠當時提供了多款設計圖,他們選中了其中一款設計,“我們當時也不知道會侵權”。他還提到,之后若再與代工廠合作,他們會將這類問題寫入合同,避免再次侵權。
企業是過度維權嗎?
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曉青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,原告以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,將小店老板告上法庭,就訴訟行為本身而言,無可厚非。
馮曉青同時也是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、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、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。
馮曉青介紹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》,如果小店老板能夠提供證據,證明所售商品來源合法,法院在判決時就應當免除賠償責任。至于小店老板的行為是否構成涉案外觀設計專利侵權,不能僅依據原告的主張,還要看具體的案情事實。
“告小店不告制造商,我不太主張,因為制造商才是源頭?!瘪T曉青坦言,將眾多小店老板告上法庭,而不向制造商追責,這是不是一種過度的、不當的商業維權行為,值得思考。
馮曉青認為,外觀設計專利保護范圍應當從嚴掌握。他解釋,外觀設計專利保護的是具有個性化的產品設計,對于卷尺來說,外觀結構很多都大同小異,設計空間有限,受保護程度相對較低。對于基于功能性的設計,如凹槽等的相同或相似,不宜納入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,以防止對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而侵害公共領域和社會公眾的利益。
中國互聯網協會法工委副秘書長、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則建議,當小店老板遇到類似案件后,需要將大家組織起來,向當地的行業協會、商會或街道求助,集體聘請律師尋求幫助。同時,店主也要和上游供應商、一級批發商、生產商聯系,了解所售商品的具體情況。
胡鋼還建議,小店進貨要從正規的廠商或者依法取得營業執照的銷售者處進貨。進貨時,經營者要注意查看經銷商或批發商的營業執照、經營資質證明等,保存好進貨單據、支付憑證、收據、發票等。他提醒:“這些都是證明商品合法來源的重要證據,即使有一天走上了被告席,也可以將這些作為證據為自己抗辯?!?
采訪中,浙江墾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王瓊飛律師提到,將小店老板告上法庭,有時也是企業的一種無奈之舉。一些企業非常注重科研和創新,并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,現實卻很讓他們頭疼,因為市場的仿冒速度太快,一些企業會專門聘請律師團隊在全國范圍內維權,有時效果并不明顯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